欢迎访问欧洲杯正规下单平台!

人才培养

personnel training

本科生教育及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及活动 > 正文

暑期主题教育社会实践 | 我院师生赴四川眉山三苏祠参访学习

发布时间 :2023年08月28日 浏览量 :

三苏文化是眉山市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2023817日下午,我院暑期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的三苏祠参访学习。

 

 

院师生团队在三苏祠门前合影

 

三苏祠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后于清代康熙四年在原址上重建。三苏祠现占地面积约106亩,呈“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的布局,保存有大量古建筑及珍贵文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26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考察三苏祠时曾强调:“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此次,我院师生团队正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迈入三苏祠的文化世界,领略其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我院师生团队听三苏祠徐丽老师讲解

 

在三苏祠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物部主任徐丽的带领下,师生们首先自南向北参观了门厅、飨殿、启贤堂等处,学习了名联名匾以及苏宅丹荔、古井等遗存的来历、意涵及背后典故。担任讲解工作的徐丽老师已经在三苏祠服务了四十年,期间还出版了《苏祠漫步》《名人与三苏祠》等著作,如今临近退休仍坚守在讲解一线,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苏祠时便是由她负责讲解。据徐丽老师介绍,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参观路线正好与去年相同。她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生动的讲解方式不仅让师生们增加了对三苏文化的了解,还引发大家的探讨兴趣,不少师生自发地就相关文物和遗存抛出问题,并积极交流各自看法。

 

我院师生团队在苏宅丹荔旁参观交流

 

随后,徐丽老师引导大家来到东厢房,并详细讲述了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发表重要讲话时的情形,师生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也难掩激动之情。有同学注意到,东厢房后段的书架就曾出现在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新闻画面中,大家还饶有兴致地观察比对架上所摆放的书籍文献。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多次讲话中引用苏轼的名句,如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来讲清正廉洁;引“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来谈治国理政;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来勉励青年大学生……东厢房的展墙上同样陈列了不少苏轼名句,看着这些耳熟能详又意义深远的字句,师生们兴趣盎然,更不由得讨论起言外的深远意涵与现实启示。

 

参访学习现场

 

紧接着,在参观了苏氏兄弟的书房来凤轩和东坡盘陀像后,师生们走进了设于式苏轩的“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该展览是全国首个以三苏家风家教为主题的展览,由“宋代和眉州”“三苏家训、家风、家教”“三苏家国情怀”“‘家’和‘国’融合”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不仅有三苏祠博物馆所藏的精品文物,还汇集了来自四川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百余件相关文物,如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文徵明行书《前后赤壁赋》册页就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除了这些珍贵文物,该主题展还借助语音、雕塑、动画、全息投影等多元形式,全面、生动地展现三苏父子的人生经历和家国情怀。

 

“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

(来源:“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苏轼研究中心副主任、我院戴路副研究员此前曾多次拜谒三苏祠,但主题展匠心独运的策划和设置仍让他感到耳目一新,他表示,此次展览系统化地勾勒出三苏父子的人生轨迹,而且在视觉上格外凸显新意。他特别提到,以动画形式来呈现的家风故事既集纳了关键性材料,还凭借其趣味性和生动性而使人产生深刻印象。徐丽老师同样谈到,该系列动画有利于帮助青少年与儿童理解家风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及其内涵,启发他们领悟优良传统,是弘扬优秀文化的形象化方式。

参观结束后,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代表学院向三苏祠博物馆赠送其主编的新书“新诗中国”丛书的首本《红色诗志》,并借此机会致谢和表达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作为中国文学文化研究的重镇,我院历来重视对三苏文化的资源开掘与传承弘扬。201712月,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组织的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由我校担任牵头单位、我院周裕锴教授任首席专家的苏轼研究中心获得授牌,其前期成果《苏轼资料汇编》和《苏轼全集校注》已经成为海内外“苏学”研究的基础性文献和必读书目。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苏祠后,戴路副研究员就曾于《四川日报》发表《从巴蜀到天下:苏东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一文,在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阐释了三苏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意义。今年6月,我院还和苏轼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苏轼研究中心第二届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同时助力于苏轼研究青年人才的培育,拓展其学术交流空间。

 

苏轼研究学会会长、苏轼研究中心主任、我院周裕锴教授为三苏祠题写的楹联

(学贯九流,书当八面,笔源万斛一江水

道融诸子,性具三才,仪范千秋百世师)

 

《四川日报》刊发苏轼研究中心副主任、我院戴路副研究员的文章
《从巴蜀到天下:苏东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此次三苏祠之行不仅使师生们增长了文史知识,更让大家在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同时坚定了文化自信。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郭宴宏表示:“‘文献一家’在让世人惊叹的同时,其背后的优良家风家教也引人深思。正如总书记的嘱托,在现代社会,我们既需要学习三苏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弘扬其代表的家风家教,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三苏祠“文献一家”匾额

 

从田间到厅堂,访现代村落再览古朴园林,今昔之间的场景变换与虚实交替使得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似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穿越之旅。问学于川,心系蜀地,我院师生沿循总书记考察足迹,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在实际践行中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目标导向,汲取筑牢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

 

参访心得

操慧 副院长、新闻学教研室教授

从课本到实地,从听闻到感悟,头脑中的三苏祠与物理空间中的实体三苏祠不断交织叠合。现代策展的思维与技术赋能让我们可以穿越古今,置身场景,用心品读。在这里,不仅有古朴的三苏祠向我们讲述内涵丰厚的历史故事;而且还有充满科技气息的“中国有三苏”策展,向世界传播具有通感共鸣的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这里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的好基地,更是激发与启悟我们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科师生融合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的思想人文之源头活水。


戴莹莹 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副研究员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几乎都住着一个苏轼。一个潇洒出尘的苏轼,一个家国天下的苏轼。他是诗、词、文、书、画俱佳的文学天才,也是宠辱不惊、旷达自若的传统士大夫。这次参加学院暑期主题教育社会实践,重温苏轼的诗、词、文、书、画,品读历代文人对他的尊崇与敬意,体会“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真情,感受“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再一次学习了古老中国文人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千年以来,苏轼及其诗文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之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作为古代文学的青年教师与研究者,我们应充分挖掘东坡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为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注入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戴路 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副研究员、苏轼研究中心副主任

参加此次实践学习,我又特意浏览了一遍三苏祠博物馆此前寄给我的一套馆内碑刻楹联的丛书。比如前厅著名的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这是郭绍虞先生在1980年为三苏祠重建而题写的。而就在此年的9月,我校中文系在三苏祠参与主办了首届“全国苏轼学术讨论会”,时任川大中文系主任的杨明照先生出席此次会议,而郭先生与杨先生恰好有师生之谊。此后我校邱俊鹏、曾枣庄、张志烈、周裕锴等先生又先后参与历届苏轼研究学术研讨会的组织工作,体现出我校在国内三苏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这次在参观“中国有三苏”的展览时,我又看到周裕锴教授为式苏轩题写的楹联,感受到我校与三苏祠的密切联系,这也是我们做好三苏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要动力。

 


骆世查 新闻学教研室副研究员

 

在调研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三苏祠的独特魅力。漫步在古朴典雅的建筑群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文化的沉淀。三苏祠的建筑风格、景观布局、文物陈列等都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例如,苏轼亲手种植的荔枝树,历经风霜,仍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传递出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三苏祠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浸染着我们。首先,三苏祠所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其次,三苏祠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等都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主题教育精神。在传承方面,三苏祠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传递了千年的文化基因,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诗萌 新闻学2021级博士生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穿梭在古朴幽静的祠堂中,观览其间的一景一物,才能体会这楹联的真正含义。无论是殿前“凝练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的生动注解,亦或是来凤轩的绵延不绝的文墨书香,还是飨殿里高悬的“养气”牌匾,无不昭示着三苏父子流芳百世的文学成就,以及苏门一家贯穿始末的信仰追求。成就这份风骨的,不止是苏轼的高尚人格,更离不开苏氏一门“孝慈仁爱、厚人薄己的醇厚家风。这次难忘的主题教育实践行,不仅带我在现场感受悠久而厚重的中华文脉,更让我深深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的民族底气与力量,这是历史馈赠的精神财富,是属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我辈当自立自强只争朝夕。

林煜欣 2022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在徐丽馆长的讲解下,苏氏父子的精彩人生在我们眼前呈现。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每一处古迹都彰显着他们“孝慈仁爱”“厚人薄己”“乐观旷达”的精神。“养气”既是苏氏一门的家风家教,也是千百年后的我们应当继承的精神,不仅要学有所成,更要养出良好的人格精神,继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郭宴宏 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

“三苏”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极具代表性和研究性的人物,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步入“三苏祠”,我一是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学的底蕴,深切体会到传承的意义,再是感受到了现代和传统的碰撞,领悟到了发扬的奥义。“三苏祠”作为“三苏”启航之地,它承载了许多文学价值,也记录了优良的家风家教,“文献一家”是文学上的傲人成果,更是优良家风家教的体现。身处“三苏祠”中的现代体验馆,看到用现代技术呈现出来的惟妙惟肖的故事、作品,我更深地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研究人员等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上作出的努力和成果。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辅以现代技术,能够让现代的人们更直接、更生动地体会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伍诗涵 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随着流水,伴着林声,我们在眉山市三苏祠穿越悠悠岁月,与苏氏一家相逢。在历史长河里,三苏历来是才华斐然,兄友弟恭,清风高节的代表。然而,在此行游览过程中,我却感受到这些高贵的品质背后深厚的家风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三苏祠正是苏门一家家风传承的重要象征物。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更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勤于检视心灵,校准价值坐标,坚定不移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文|林丽、张诗萌

图|郑秋、彭可诣

责编|操

审核 | 银浩

 

Baidu
sogou